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一十六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

长安郊外,农间地头不远处有一排凉棚,这是农民们用来休息的场所。此时临近正午,劳累了半天的农民们都汇聚于此,稍作休息,以恢复体力,好应对下午的劳作。

他们三五成群,四五一伙的围坐在一起,反正左右无事,便砍起了大山。由于都是大老爷们,所聊的话题不外乎就是谁谁家的媳妇儿漂亮,又或者是哪家的姑娘出落的水灵之类。

然这个话题天天聊,聊不多时众人便没了兴趣,渐渐的大家都没了声音。然自古以来,就从来不缺出头卖能之人。

“哎,我说大家伙儿,你们可知道天下诸侯起兵那个什么,正在攻打函谷关与武关哩。”只见一尖嘴猴腮,一脸猥琐的男子率先开口。

“呵呵。我说贺老六,你憋了半天就蹦出来这么一个屁啊。诸侯起兵到现在都近一个月了,这事儿谁不知道?还有,一看就知道算命的刘瞎子讲书的时候你就没认真听,那叫清君侧,就是要铲除皇帝身边的奸臣。知道吗?蠢驴?”

此话一出,众人哄堂大笑。那个叫贺老六的被当众落了颜面,自然是颇为不忿,就欲找接话的那人的麻烦。然待看清楚了那人,顿时就萎了。

原来接话之人名叫李老二,这人长的是五大三粗,膀大腰圆,一身蛮力。 。放眼十里八村无人能敌。伸出胳膊都能比贺老六大腿粗,这让贺老六如何不萎?

但人挣一口气,佛挣一炷香,虽然打不过,但嘴上不能输。

“诸侯起兵这事儿自然是天下皆知,可李哥可知此次诸侯共有多少人吗?”

这一下可算是问住了李老二,诸侯有多少兵马,这他怎么知道?不过嘴上也是不依不饶。

“难道你个撮鸟知道?”

“那是自然,我说出来,下你们一跳,此次诸侯起兵,不多不少整整一百万!”

“你这厮就会吹牛。想当初诸侯联合讨伐董卓才多少人?搬出全部家底也不过二三十万而已。这才过了多久,哪来的百万大军?”

李老二自然不信。。其他人也纷纷便是质疑。

看到众人怀疑的表情,贺老六急了。

“你们都懂什么?我一个远房大表哥就在函谷关当兵,前几天他捎信回来就说过,光是函谷关一路就有五十多万人啊,那再加上武关可不就是百万大军吗?”

“贺家小儿说的可是实话?”

“那是自然……哎,李老,您老怎么来了?”

来人是一须发皆白的老者,也是本村的里长。古人称七十为古来稀,然李老已经八十多岁,依旧身强体健,在这十里八乡威望都非常高。

看到李老前来,众人纷纷起身见礼。而李老也一一回礼,有此可见,李老能有此威望,并不是因为年龄。

此次朝廷招纳流民,关内的所有村子一半以上都是外来户,自然与本地人会有或多或少的摩擦。而这个村子因为李老的存在鲜有摩擦之事。而且在短短时间内,本地人就与外来户打成一片。

“贺家小子,你说诸侯有百万大军可是真的?”李老与众人见过礼,又将刚才问的问题问了一遍。

“千真万确啊李老,是我那在函谷关当差的表哥说的,错不了。”

“唉,这可如何是好?”

“我说李老您啊,就别操心了。当官的打生打死,关我们小老百姓什么事?如今我们都有了土地,赶紧过几天安稳日子才是正理。”

说话的是一中年汉子,名叫刘大,刘大为人仗义,时常帮助村民,所以在本村的威望也是不低。本来李老对其也很看重,还想着将里长之位让与他。可没想到此次朝廷征兵,这刘大不但自己不愿意参军,还鼓动村民拒绝参军。这令李老非常失望。

“迂腐!要是人人都是你这思想,国将不国啊。诸侯起兵清君侧,清的可是给我们分土地的官啊。你们又没有想过,给我们分土地的官没了,那这土地还是我们的吗?”

“李老的意思是因为这些好官给我们分了土地,诸侯们才要杀他们?”李老二一脸不可置信。

“要不你说呢?你们也不想想,为什么诸侯们早不清君侧晚不清君侧,偏偏朝廷给我们分土地之后他们就要清君侧了?这些诸侯们哪个不是世家大族出身?世家大族都是什么德行你们还不知道吗?在他们眼里。 。天下的土地都是他们的,而朝廷的这些好官们把土地分给我们,这不是割他们的肉吗?所以什么清君侧?这明明就是报复!”

“李老,不能吧。就算是这样,可给我们分土地可是当今陛下亲自下的圣旨,这天子说的话还能改变吗?”刘大颇不以为然。

“呵呵,”李老冷笑一声:“如果此次朝廷打不过诸侯,这些诸侯进朝把持朝政,到那时就算是陛下说的话,又如何?而现在陛下正为了你们想要的安稳生活御驾亲征呢!陛下可只有十二岁啊!而你们在干嘛呢?啊!咳咳………”

“哎…李老二。。你干嘛去?”

“干嘛去?当兵去!老子从青州逃难到豫州,又从豫州逃难到关中。一家八口人在路上饿死了五个,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土地,可这些天杀的世家大族还是不给俺活路。老子要去当兵,要去跟他们拼命!”

“好!我贺老六佩服!等等我,咱们一起去!”

…………………………………………………………………………………………………………………………

同样的事情在关中之地所有村子里边上演着。都是先由两个人抬杠,再来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前来开导众人。这就是董承,杨奉二人想出来的注意。毕竟要是由朝廷出面的话百姓很有可能心中起疑,所以百姓的事还是由百姓自己解决的好。

效果显然不错,没过两天,朝廷在各处的征兵点都是天天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