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谁是我亲爹第52节(1 / 2)





  不过这眼泪还没留下来,就被李齐下一句破功了。

  “然后先帝一拍床,‘我和你爹,打小就没缺过女人,怎么能这么委屈我儿,来,父皇这就赏你个,让你开个荤,省得以后进了洞房让世子妃笑话’。”

  殿上众人,刷得一看全看向皇帝。

  皇帝张张嘴,很想说这是先帝荒唐,别看他啊,结果想到自己年轻时光寡妇就娶了两个,皇帝闭上嘴,算了,大哥还是别说小弟了,他老李家,确实一样货色。

  “当时金枪指挥使本来害羞不肯,先帝却非要赏,金枪指挥使大概也年少好奇,后来就答应了,结果先帝却发现身在行宫,一时也找不到什么合适的女子赏给金枪指挥使,就突然想起之前惠明郡主无意间说起,江南有一绝色美人,林情儿,当即大手一拍‘这等佳人,正适合我儿!’,然后先帝就带着金枪指挥使换了便装,偷偷溜出宫去,去了那教坊……”

  李齐越说声音越小,生怕自己声音大点被皇帝和满朝文武拍死。

  先帝送皇侄美人,送到花楼去,这等荒唐事,要不是先帝现在已经在皇陵,光满朝御史,就能喷死他。

  而他身为当值护卫,还一没劝诫,二没制止,甚至还帮了忙,这怎么说也是……

  旁边冯相都已经隐隐黑脸,好好孩子,都被先帝带坏了。

  群臣也咂咂嘴,果然不愧是先帝,一如既往的随心所欲。

  唯独皇帝,满脸焦急,“然后呢?”

  李齐一愣,“然后?”

  “我儿进去了么?”皇帝着急的问。

  李齐忙说:“先帝到了教坊,一掷千金,包了那林氏,那林氏不过十六,却是明眸善睐,如清水芙蓉,金枪指挥使才年十七,血气方刚,一见就红了脸……后来那林氏,就带着金枪指挥使去了后院。”

  皇帝一颗心落地,这才嘴不对心的骂了一句,“荒唐!没一点做叔叔样!”

  “那先帝呢?”旁边一个武将看热闹不嫌大的吆喝一句。

  “先帝当时心情太好睡不着,就又叫了几个姑娘,在一起玩叶子牌,卑职当时一直在身边,后来金枪指挥使红着脸回来,先帝和那几个姑娘还起哄打趣他,再后来先帝就赏了她们,然后带着金枪指挥使回来了。”

  武将吹了个口哨,众人哄堂大笑。

  皇帝转过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林风,颤巍巍的抬起手,摸向林风的脸……

  武将们看林风的眼神也变了,这要是金枪指挥使的儿子,那可就是皇帝的亲孙子!

  李琪一看,顿觉得不好,他怎么也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顿时不甘心地大叫,“陛下,别听他的,这所有的事,都是他一个人说的,焉知他不是为了掩盖林风的身世故意编造,再说,这林风,要真是陛下的皇孙,他姓李的,为什么不带着他进京,就算他李齐身份有忌讳,可陛下痛惜长子,世人皆知,他若带林风进京,陛下肯定也会厚赏他,他怎么会窝在江南一个小镇这么多年。”

  众人瞬间清醒,是啊,这李琪说的有道理。

  李齐见状,气不打一处出,“你当我不想,可我没证据啊,我又不知道当年林氏曾向金枪指挥使要过玉佩,还留给了儿子当信物,没有证据,我出身宫中,那林氏又是那个身份,金枪指挥使当年在宫变中身死,我若随便带他们母子进京,别人还以为我随便找来冒认皇亲的呢!”

  众人点点头,李齐说得也有道理。

  李琪却瞬间抓住李齐话中弱点,“那如今,也是你在这编故事,空口无凭,你怎么证明当年先帝确实带金枪指挥使去了教坊,又怎么证明是金枪指挥使宠幸了那林氏,而不是先帝?”

  李齐愣住了,先帝和金枪指挥使已死,他怎么能证明。

  群臣看看李琪,又看看李齐,也犯了难。

  皇帝看着林风,却突然开口,“朕相信,风儿是朕的孙子。”

  众人刷得一下看向皇帝。

  李琪顿时痛心疾首,“陛下,老臣知道您疼惜金枪指挥使的心,可这若不是金枪指挥使的儿子,岂不是让地下的金枪指挥使不安。”

  皇帝一顿。

  突然,李齐大叫起来,“卑职想起来,有证据,卑职有证据。”

  “什么证据?”众人忙问。

  李齐兴奋地说:“当年先帝和金枪指挥使偷偷回宫,先帝打趣了金枪指挥使一路,回到宫里,还笑着说要在彤史上给金枪指挥使记上一笔,当时先帝已经彻底醉了,找不着彤史,就随手拿着一张纸,在上面写了一行字,记下金枪指挥使宠幸林氏的事,还打趣金枪指挥使说明日找到彤史再记,结果第二天陛下酒醒后,想起前一天晚上的荒唐,尴尬不已,就再没提这事,不过那张纸,卑职想起来了,就是陛下您当初送的那张捷报,后来随手被先帝塞装捷报的匣子了。”

  捷报,众人眼睛一亮。

  皇帝和两个枢密使对视一眼,拔腿就往外跑。

  众人也瞬间想起来,捷报是要当做定功的凭据,放在枢密院存档的。

  众人也忙一窝蜂跟着往外跑。

  一群人气喘吁吁跑到枢密院的库房,看着紧锁的大门,段枢密使刚要跑去拿钥匙,皇帝一脚踹开门。

  段枢密使心一抖,忙跟着进去。

  进去后,三人直奔装捷报的箱子。

  那时正是开国之初,捷报多如纸,看着一箱箱捷报,皇帝登时急了,“还不快来帮忙!”

  两个枢密使三个宰相还有六部尚书忙过去,七手八脚把箱子搬出来,然后就开始翻箱倒柜找那张捷报。

  一炷香后,崔相兴奋地大叫,“找到了,是这张!”

  众人凑头一看,只见这章捷报上,龙飞凤舞地飞着先帝一行朱笔大字。

  腊月十八吾儿审幸江南林情儿朕心甚慰哈哈哈哈

  纸上的揶揄,直扑众人而来。

  第69章 (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