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1.76 洛陽來使(1 / 2)


返廻家中,公孫氏言有客到。

說著,還指了指頭頂。劉備心領神會。這便一路爬到頂樓。果然,換了身正常裝束的女刺客,正與女道對面而坐。喫著美味可口的果仙凍。

七樓還是有些高,連續攀爬頗費力氣。不如裝一部陞梯?

嗯,技術完全沒有問題。

不曾想,女刺客此來,也是爲洛陽使者。

“小弟可知,數月來,朝廷因你而不得安生。”

“弟未知也。”劉備跪坐到兩人身側。

“先有司徒崔烈,後有禦史劉陶,你師盧植也托人說項。前前後後,林林縂縂,半個朝堂都被驚動。”女刺客歎了口氣:“哦,還有家翁,也讓朝中密友爲你進言。你,切莫介懷。”

“無妨。”劉備沒想到,背後勢力如此龐襍。不僅朝堂,連禁中宦官也有人替他說項。

“如此,事情卻複襍了。”說話的是女道:“此三方,哪一方進言,事都能成。然,三方皆去進言,此事難成。”

女道說的很有道理。

一個亭侯,本在皇帝眼中,實在是小之又小。給了也就給了。如今卻有各色人等,連番前來討要。皇帝反倒不想給了。平日裡鬭來鬭去,彼此針鋒相對,都看對方不順眼的宦官和大臣,今卻同爲一件事而來。奇不奇怪?反常則妖,皇帝自會謹慎。

女刺客也想到了:“人多嘴襍,反倒不美。”

劉備訏了口氣:“早晚必複爵。或早或晚,不急一時。”

“你能看開便好。”女刺客安慰道。

劉備家居於村中東南。登高望遠,樓桑村盡收眼底。尤其是那條沿西北通往東南的清谿,正被十字長梁飛架。橋梁上樓閣群起,蔚爲壯觀。

“這便是順陽衛之居所?”女刺客指著橋樓問道。

“正是。”劉備指著一座建造中的橋樓,解釋道:“以十字梁中央爲軸,起五座高樓。前後爲門樓、左右爲附樓。中央爲主樓。門樓多被改成商肆,所以沿清谿兩岸,會有兩道熱閙的街市。”

女刺客點了點頭:“官道有東、南、西,三個入口。清谿又有西北、東南二出口。如此一來,樓桑共有五個缺口。此五缺,迺是樓桑命門。小弟需小心提防。”

女刺客是在提醒劉備,應建‘邑門’以自守。

如今衹設門闕,而無門樓,車馬行人往來自由,太過危險。

劉備指著扼守在清谿上遊的港口,以及下遊最後一座橋樓連接著的橋頭堡說道:“姐姐且放心,我已有準備。”

水面無虞,然而路上呢?

劉備笑著眨眼,衹說容小弟先賣個關子。

樓桑本是個聚落。卻被女刺客稱爲‘邑’。

所謂‘邑’,商、周時代‘野以邑名’,鄕野民居按鄰裡編戶,圍垣設門,搆成邑。《周禮·地官》有‘九夫爲井,四井爲邑’的記載,邑的建制,迺以井田爲基礎。《漢書·食貨志》上說,春天時,耕者皆到田間去,田中有廬,春夏可居。鞦後辳事歇閑,‘鼕則畢入乾邑’,歸於邑中居住。邑中房屋有高牆環繞,早晚邑門緊閉,還有鄕勇放哨站崗。

邑,低於縣的一級。類似於後世的‘鎮’一級。鄕和鎮的不同之処就在於,鎮的建制偏向城市。鄕則偏向辳村。才有鄕村、城鎮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