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三十五章 封赏

第一百三十五章 封赏

进入或正在赶往京城的灾民都得到了很好的安置,朝廷和皇上的名声总算是挽回了一点,而安徽河南两地,随着四皇子赈灾工作的展开,石家被连根拔起,牛家也拿出了大部分的钱财,两地的灾民虽然依然会怨恨,却已经开始计划着来年的播种。

底层的农民永远是这样,他们苦难却隐忍,愚昧却坚韧,只要还有一丝生存的希望就会一直活下去,就像路边的野草一样。

因为害怕大灾之后的疫情,四皇子决定留在两地继续主持工作,并向朝廷借调了不少的御医。面对满脸不情愿的御医,四皇子温和的笑道:“诸位大人既然食君之禄,就该为君分忧才是啊。”

窦容查阅了两地的地志,向四皇子汇报:“现在灾情已解,只是再过两月,第一场雪也该下了,要是不安排妥当,只怕又是一场灾难。”

四皇子已经想好了,“找王廷日帮忙吧,他认识的人多,从石家抄出来的钱财足够买灾民过冬的物资了,至于其他的,安徽当地的大户有六成都被打劫,你明天去和牛家的家主谈谈,看他是否愿意带头捐献一些东西,棉被棉衣也好,银子也罢,这样行善积德的事想来牛家的人很愿意做。”

窦容深以为然,“牛家肯定会愿意的。”

窦容也很看不起这几个家族,族中没出几个有才能的子弟,却敢作威作福,仅这几天从灾民那里听到的各路消息和从衙门那里查到的东西,牛家就可以被炒了,不过牛家没和石家一样想过造反,皇上现在正在调查石家的事,也就不愿意再多生是非。

石家的事情暴露后,皇帝也不放心军队在外了,只给任武昀留下三分之一的人,其他的全回京城防卫。

耿相和几位大臣都是一脸便秘样,这个皇上运气实在是太好了,当朝的几位皇子除了四皇子手中都没有兵权,而四皇子又被指派出去赈灾,要不然防守京城的军队走了,就算还有一部分,就算还有禁卫军和金吾卫也很危险好不好?

幸亏现在皇帝回过神来,知道把人调回来了。

耿相擦了一下额头上的冷汗,要是真的出个什么逼宫的事,不管成功与否,最先死的一定是他。就算不死,事后他也不用当官了。

魏清莛却觉得皇帝很有魄力,“要是皇上也像其他的皇上一样要先调查再取证,只怕到时又是一番腥风血雨。”电视剧里因为取证的官员纷纷死去甚至灭门的案件可一点也不少。

王廷日笑笑,“可如此武断,也容易造成冤假错案,也幸亏石家是真的有谋反之心,不然,岂不满族被冤,他已经下了令,举国皆知,只怕就是明知有错也不会改过来的。”金口玉言,金口玉言,说的就是这个。

魏清莛皱眉。

王廷日丢下手中的棋子,转动轮椅打开窗户,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笑道:“不过连小小的石家都想着造反了,莛姐儿,你说,现在这天下有多少人在谋划着这点?你说,现在的皇帝晚上还能睡着觉吗?”

魏清莛脸色微变,王廷日却笑得越发欢畅,满目嘲讽的看着底下的人,“不知道当后人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会怎样书写,祖父用王家给他们换来了时间,只是可惜,好像没一个人可以力挽狂澜。”

魏清莛抓紧了手下的把手,看着外面一无所知的人群,还有两个孩子因为母亲不肯给他们买冰糖葫芦而直接抱着母亲的腿不肯走,母亲无奈的一人拍了一掌,转身给他们一人买了一串冰糖葫芦,两个孩子顿时笑逐颜开。

魏清莛心下微沉,他们知不知道,天下将要大乱呢?

魏清莛打了一个寒颤,郑重其事道:“表哥,外祖父不会愿意看到这个结果的,而且,你怎么有信心可以保护舅母表姐,我以及桐哥儿,甚至是表姐婆家那边的人?”

王廷日好笑道:“莛姐儿不会以为表哥有那个本事阻止吧?”

见魏清莛板着脸,王廷日就笑道:“我不过是个小人物,除了有一些钱之外什么也没有,那些大人物的想法岂是我能意料的?更别说是改变他们的想法了,那条路本就是条不归路,只要走上了,哪里是说能转身就转身的?”

魏清莛顿时无话可说。

王廷日能想到的,耿相和曾淼等人也想到了,但他们不知道还有谁会造反,不过俩人同一时间将目光放在了四王身上。

不过深宫里的皇帝却是第一排除四王的,他碾转反侧,也想不出还有谁包藏祸心,或者是整个天下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时候?

别人也行会怀疑四王,但是四王却和皇室有约定,他们不会造反,但他们却可以选择旁观。

皇帝在心里算计着自己可以得到多少人的支持,却发现都变得模糊不可辨。

在皇帝心焦的时候,四皇子已经大致将灾民安排妥当了,最后在窦容的策划,任武昀的保护下,四皇子登高发表了一通朝廷对灾民的劝慰,而先前发生的抢劫事件,因为情况特殊,朝廷可以不追究,但以后再发生类似事件,朝廷一律按造反罪论处。

既给了对方一些好处,又吓了对方一下,然后给他们发了过冬的银子和部分物资,让灾民们回乡了。

而王廷日也照着四皇子的吩咐和几个商家接触好,他们会在第一场雪来临前赶出一批过冬物资以略高于成本的价格卖给两地的灾民,以此换来朝廷的封赏和一个虚职,并且和上次被任武昀逼着捐献的官员一样被刻在石碑上。

哦,上次皇帝配合着任武昀打劫了不少的官吏,事后有些愧疚,就在宫门前弄了个石碑,所有捐献的官员都可以把名字刻上去,最后京中的几个有钱人见了心动,虽然也很想把自己的名字刻上去,但皇帝傲娇的说,这是给朝廷命官的。

可惜魏清莛不是当官的,不然她一定会提反对意见,有人出钱还不干,不就是一个名字吗?石碑有的是,她不明白皇帝在傲娇什么。

也亏得王廷日没听到,听到了肯定会告诉她,读书人都看不起商贾,当官的读书人更看不起商贾,那些武官虽然没有文官那样鄙视商贾,但肯定也看不起他们,要和商贾一起排列在石碑上,甚至还有可能被商贾超过,他们会罢官的!

皇帝自然不会为了这么一点钱而得罪满朝文武。

两地的旱灾,各方面都有损失,皇帝趁此机会打压了不少人,将自己的人安排进各部门的重要位置,特别是两省的官员,几乎被撸一空,好在今年正好开恩科,人才什么的刚好补上。于是,朝廷各方面的人都开始行动起来动手脚了。

就是魏志扬,他也想外放出去。他现在在京城被同僚取笑,皇帝甚至毫不隐瞒对他的不满,他在京城已经没什么前途了,出去了说不定还能做出一番政绩,就算不行,在外面也要自由些。

而收获最大的,恐怕就是四皇子了。四皇子这次出去赈灾本就是被六皇子推出去的,没想到他不仅圆满完成,还将接下来的雪灾也考虑进去了,最值得庆祝的是,他竟然还发现了石家要造反,并且快速的镇压对方。

虽然四皇子只是写了一封密信,其后就不关他的事了,但就是这样,皇帝才更加信任他。就将平叛的功劳按在了他的头上,任武昀反而排在了第二位。反正俩人交情好,任武昀并不介意。

四皇子回京后,皇帝封他为成王,成为第一个封王的皇子,并且可以开府,除此之外,他还被放到了户部,开始正式介入朝堂。

任武昀眼睛一亮,嚷道:“皇上,我要去兵部,你放我到兵部吧。”

几位还在上书房的大臣脸色微变,皇帝嗔怪的瞪了任武昀一眼,沉吟道:“你也就只会打仗,只是兵部现在没有空缺,你要是真想任武职,不如先将就着去金吾卫,金吾卫正好缺右大将军,这就算你升职了,如何?”

金吾卫里的人有六成是任武昀的熟人,小的时候谁没一起打过架。任武昀想了一下,觉得金吾卫就金吾卫吧,总比闲在家里好,现在回鹘刚定,可没有仗可打。

“那皇上,要是以后再打仗,我还回来当我的将军,你可不能扣我在金吾卫。”

以前的金吾卫不仅掌管皇宫京城的防卫,还掌握了烽侯、道路,水草等。下面的武官不计其数,一旦有战事发生,都要经过金吾卫的手,由他们调配武将、军饷和发号施令,兵部却反而成了摆设。

先帝觉得金吾卫权势太大,所以将金吾卫的职责权利削了一大半,现在的金吾卫只负责保护皇宫和皇上的安全,其他的都被划分给了兵部,虽然任武昀从从三品的兵部将军升到了金吾卫的正三品右大将军,但其实是权利被削了不少。

皇帝无奈,点头道:“朕也舍不得你这一员大将。”

而窦容,这个的封赏更加大,因为窦容参加了恩科,现在成绩已出,二甲第八名,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皇帝直接将人调进户部,正五品的官职就落下来了,因为他本人以后是要继承镇国公府的,也不好再多封赏什么,只是一些金银财宝罢了。